你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支持

热水仪表的中流砥柱

2012-5-23 14:51:55      点击:
凡使用过热水水位仪表的用户都有这样的体会:很难找到稳定、可靠、耐用的仪表。原因是:水位传感器在热水中极易长水垢,导致仪表失灵。但近几年,出现了一颗明星—千和电子,著名科学家、发明家、中科院研究员,千和电子公司的总工庄绍林先生,攻克了水垢影响传感器的国际性难题,使热水、太阳能热水器实现自动化而无后顾之忧。
 
千和产品质量信得过
 
       由于千和仪表耐用、稳定、可靠,产品敢于并率先实行质保期三年的承诺,从而保护了客户的利益。
     “千和产品久耐用,节水方便把心省”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。
随着环境保护、实现低碳生活呼声的不断高涨,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越来越大,其节能的效果已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、民众的认可。但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实现供水智能化因水垢影响,仪表不可靠,因而配套的仪表寥寥无几,仪表得不到普及,自动化不能实现,依靠人工上水,节水、方便的愿望没法实现。不少仪表厂家试图通过电路的改进,提高其稳定性,但水垢这一天敌使这些厂家的愿望像肥皂泡一样破灭。因而出现了热水水位仪表厂家不断倒闭更换新名重上市的怪现象,使配套其仪表的太阳能热水器厂家及销售商谈虎色变,热水水位仪表行业如同狼群中的羔羊一样,很难生存、成长。
      千和公司总工庄绍林先生,针对这一现象,认真调查并做理论分析:认为水垢的形成是分子激烈运动造成的。主要是分子动能增加之后,其势能也引起变化,分子间距加大,提供了垢离子钻入的空隙,形成垢基,继而垢离子汇聚形成水垢。
最终结论是:金属分子活泼,易长水垢,不能做为水位传感材料。因而,在材料上大做文章攻克这一难关,选取了非金属材料。自1998年开始实验,历经4年,直至2002年出产品。后又经过连续多年的考验,在此期间,发现采用直流源传感信号产生电腐蚀,加速垢基形成。而采用正弦交流对称信号源,使电荷在周期内变化量△Q为零,避免了电腐蚀,进而阻碍了垢基的形成。就这样,经过了连续6年的考验,“千和”水位传感器的确不受水垢影响,“千和”水位仪表耐用、可靠、稳定已是不争的事实。2006年千和公司由媒体向外公布,“千和”水位仪表、“千和”传感器连续使用5年无故障,“千和”产品质保3年。从而使水位仪表突出重围,由此形成了新的产业链。
 
仿产品出现扰乱市场
 
      之前千和公司的相关产品在全国著名刊物上发表了“水垢的形成及其防治方法”的文章,并强调了该产品的知识产权,及千和公司四项专利的有关证书,但是有些厂家无视知识产权法,肆无忌惮的仿造千和产品,因为仿造者不懂千和产品的特殊原理,只在表面外型上进行模仿,导致产品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,为此,不知实情的消费者对千和产品产生了怀疑,市场造成了极大的混乱。随着“千和”打假之声呼出,及真伪辨别法德不断推出,市场正在逐归正常。但千和公司打假不会就此停息。
      历史的车轮总是要前进的,无论什么难辨的真理,随时间的推移总是会有澄清的时候。久而久之,千和仪表经用户考验,其出众的耐用性、可靠性、稳定性已得到公认。那些产品不稳定、不耐用的仪表厂,一个个被淘汰出局,而千和公司如中流砥柱,不怕风吹浪打,胜似闲庭信步。
 
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
 
      千和公司不仅具有过硬的产品,同时还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。2008年初,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发生冰雪、冻雨灾害,导致高压输电线结冰,大面积停电,造成了极大的损失,庄绍林先生下决心解决这个难题。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明了“防冻输电线”,利用优选法,采取节能、省材、投资小、施工方便的智能化预防措施,不中断高压电力输送,不更换原高压输电线,自动防冻,从原高压输电线上摄取很小的能量来达到目的。从而防止高压输电线结冰,解决了高压输电线受冻中断的难题,实验成功,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,《齐鲁晚报》、《青岛日报》、《人民网》等媒体做了关注报道。
      公司总工庄绍林先生,被评为和谐中国2009年度十大创新人物,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、嘉奖。其事迹在中央文献出版社“共和国的脊梁------名人风采”等书籍刊登。
至今,千和公司已有发明近百项,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客观的经济效益。